iQOO15的屏幕为何这么牛? 三星无偏光片技术详解
毫无疑问,iQOO15这代的屏幕升级可谓是最大亮点,毕竟这是三星首次打破惯例向国产手机供货M系列发光基材屏幕——而且这还是最新款的M14发光材料!更为关键的是还结合了无偏光片技术!
那么这个偏光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偏光片这种LCD时代的不透明塑料片产物,之所以沿袭到了不需要偏光片的OLED时代,皆是因为其能通过防止来自面板外部的光线“击中”像素间的电极并发生反射。
如下图所示,光线入射到偏光片内后成为垂直方向的偏振光,反射后成水平方向的偏振光,因而不能透过偏光片,反射到人眼中。也就是说,这玩意可增强OLED显示屏的可视性故不能随随便便就去掉。
但三星表示这只是妥协方案,因为偏光片会造成近50%的光线损失,而且偏光片本身的厚度也会增加屏幕整体的厚度——这就可解释为什么率先用上这项技术的是对屏幕厚度敏感之折叠屏了。
于是无偏光片技术就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传统的AMOLED封装完成后,于其上面再镀上一层彩膜,每个像素上面对应这个像素颜色的彩膜,像素间隙通过黑矩阵隔开。
这样若有外界光线入射,那么不需要的部分便会被黑矩阵区吸收,而透过彩膜入射部分要么被那个像素点反射出来,要么在反射过程中被黑矩阵区拦下,或者在其他彩膜区被吸收。
如下图所示,不管怎么反射,入射的绿光在经过各种反射后依然是作为绿光被反射出来。至于透光问题亦无忧,因为彩膜对于RGB主波长透过率较高约为70-90%,较偏光片而言可谓高太多了!
此外,由于这层彩膜是蒸镀上去的,厚度只有几个微米级别,因此可以大幅降低屏幕厚度,同时还可以节约偏光片成本——由于偏光片是塑料材质故三星还将此誉为环保技术。
但是若要实现无偏光片结构,就需要增加四五个光罩的投资,而这四五个光罩就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彩膜上的滤光片和下面的像素必须对准,否则显示就会出现偏差,精度要求非常高。
其次,目前无偏光片结构AMOLED屏幕都是基于薄膜封装——换言之即塑料,而目前的光罩加工和材料大多采用高温工艺,因此需要采用低温光刻胶和低温加工工艺。
而且即使是目前的低温工艺,温度也在90摄氏度,薄膜依然可能出现形变,这便会导致最终良率下降。
而良率下降便会让成本随之增加,加之四五个光罩的投资,其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其实京东方也有无偏振片技术(即COE技术),之前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就曾商用过COE技术。
而这次iQOO之所以没联合京东方出品,估计还是2K分辨率和144Hz高刷这两项高规定制,大幅提高了量产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