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赋能智慧矿山领域见成效
津滨海讯(记者牛婧文胡义和摄影报道)近日,在山西某座千万吨级煤矿的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数据流动,洗选设备的运行状态、能耗指标一目了然,搭载国产控制器的采煤机精准作业,数据实时回传至地面……这是滨城企业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腾公司”)与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煤装备公司”)合作项目落地后的日常场景。如今,从洗选到采掘的关键环节,“中国芯”已成为保障煤炭智能化作业的核心力量。
搭建平台为洗选环节破局
从洗选管控平台依赖进口软件,到井下控制器受制于国外产品,再到设备数据难以互联互通……长期以来,煤炭行业的智能化升级都受困于核心技术的瓶颈。在此背景下,飞腾公司与中煤装备公司深度携手,以国产CPU为算力基石,从底层技术突破到全场景应用落地,逐步打通煤炭生产全链条的自主化路径。
在煤炭行业中,煤炭洗选一直是生产的关键环节,流程复杂、数据量大,对底层算力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过去,该领域工业软件平台多由国外技术垄断。如今,飞腾公司与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煤炭洗选工程CPIM三维可视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打破了这一局面。
该平台以飞腾FT-2000+/64处理器为算力核心,搭载了中国长城服务器和麒麟操作系统,构建出全自主国产算力底座,可实现选煤厂生产、工艺、调度、安全和决策全流程覆盖,实时打通设备与管理系统数据,解决传统选煤厂“信息孤岛”问题。目前,山西王家岭、陕西大海则等千万吨级选煤厂已通过该平台实现“无人值守、有人巡视”,其监、管、控一体化能力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国产技术赋能洗选智能化的典范。
全国产设备终结进口依赖
一直以来,井下采掘设备控制器和PLC远程控制设备被业内比喻为作业“神经中枢”,此前长期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维护慢,还存在断供和数据泄露风险。2024年,中煤装备公司联合飞腾、国能信控、广东汉为,推出了“全国产化运动控制器”与“矿用隔爆型PLC远程控制设备”。两款产品均采用飞腾自主研发的嵌入式CPU飞腾腾珑E2000,具备低功耗、高稳定等特性,并且能适应井下高温、多尘等严苛环境。运动控制器可实时采集煤机状态与环境数据,自动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隔爆型PLC远程控制设备支持无线传输与PLC(远程控制)数据预处理,通过状态识别模型实时监测异常并调整。目前,两项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在山西某矿掘进面、综采面稳定运行,打破井下作业控制器进口依赖局面。
两代服务器筑牢自主云底座
云端算力是煤炭智能化的核心支撑,因此飞腾服务器产品也深度赋能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信创云平台建设。2023年项目一期,采用飞腾FT-2000+/64服务器构建云资源池,提供自主可控的虚拟化与容器化服务,至今已稳定运行超两年,为业务系统奠定坚实算力基础。
而在近期的平台扩容升级中,新一代飞腾腾云S5000C服务器部署上线。该服务器采用更先进处理器架构,运算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更强,支持灵活扩展与动态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平台安全性、可靠性和适应性。两代服务器的梯次应用,既验证了国产服务器在复杂工业环境下的长期可靠性,也为能源行业自主可控转型筑牢云端根基。
构建矿山“神经网络”
现阶段,在煤矿智能化推进中,“万物互联”已成为关键目标。与此同时,设备系统不一、协议不统一导致数据孤岛问题突出,数据共享流通安全可靠性亟待提升。针对这些痛点,飞腾公司与中煤装备公司以“国产CPU+国产操作系统”为核心,推出基于飞腾腾锐D2000芯片的矿鸿系统智能物联设备。
此举打破了不同厂家设备通信壁垒,最终实现了终端、人员与云端安全互联。同时,该方案也覆盖了综合监控站、巡检机器人等多类场景,并支持边缘设备与煤机“一碰互联”。如今,在山西某煤矿,相关设备已应用于顺槽集控站,与采煤机、电液控站无缝连接,实现了巡检可视化、危险源感知与自动避险,达成了“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工作效果。
从洗选管控到井下控制,从云端算力到设备互联,多年来飞腾公司与中煤装备公司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逐步打通从底层芯片到上层应用的全产业链条。据飞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动芯片迭代与场景创新,助力煤炭行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让“中国芯”真正成为驱动智慧矿山建设的核心力量。(部分图片由飞腾公司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