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等L3的省省吧, 现有L3智驾中, 没有一款能满足你的需求
很多人觉得L3级智能驾驶等于上车睡觉,到站醒来,方向盘自己转。
但现实情况是,你以为的L3级别和实际上的L3,差距简直大到离谱。
我国刚刚开放了L3级别的准入名单,下面有一大堆企业名字,都号称能自己开,看上去不错,但仔细看里面,都有限定场景和有条件使用的条款。
所以现在的L3远远不是我们幻想中的完全自动驾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今天不吹不黑,就来讲清楚L3级别智能驾驶的真相。
L3级别绝对不是自动驾驶,就是个高级代驾。现在的L3智能驾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全程放手的自动驾驶,它的核心特点是场景限定。
什么意思呢?就是只限定一部分场景,比如说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这种结构化道路。
未来的L3系统达到最顶级的时候,可以让你在高速公路时候全程不接管,放心大胆到后排座椅去睡觉。需要接管的时候,系统会提示你接管,而且会给你充足的时间。
但一旦进出匝道,进城区,过红绿灯,遇到修路或突发事故的时候,对不起,L3级别无法满足你的需求。
这就是L3级别最大的问题,它就像一个更聪明的L2级别,只不过多了个车企背锅的条款。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车企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技术的进步总是由简单到困难。另一方面,是只要满足了长途行驶的需求,确实可以解决我们一部分问题。
另外l3级别的感知系统也确实武装到了牙齿。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清摄像头组件的三层感知网,确实能告别鬼探头和误刹车。
可是这些技术距离全程无人托管,尤其是城区智能驾驶差的实在太远,而我们绝大多数用车场景几乎都是城区驾驶。
尤其是诸多打工者,平时也就五一,十一或者春节长假才有机会去高速公路,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市区行驶,用不上L3。少数一部分会走高架桥,但高架桥的应用场景或者距离并不长,很多人都懒得切换。
再说了,几乎所有车型都明确标注雨雪天谨慎使用,夜间效果可能受限,这么多限制条件加起来,你敢完全放手吗?
截至2025年9月份,国内已有10家车企20多款车型拿到了L3级别的测试准入名单,但他们全部都有前提。
这就不是自动驾驶解放人类了,就是有条件允许你偶然偷个懒而已。
唯一一个好处是L3的责任划分明确,只要系统在自动驾驶期间出了事,责任就是由车企承担。
那问题又来了,车企承担的责任是钱还是命?如果是命,消费者绝对敢购买,车企都不怕我们怕什么。可如果是钱,车企缺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