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界面设计范式——Intention
如果界面不再是“按钮+反馈”,而是“意图+协同”,我们是否也需要重新定义设计师的角色?本文试图揭示Intention范式背后的认知转变,探讨AI如何改变界面设计的底层逻辑,并引发我们对“人机边界”的重新思考。
本文讲述RICH设计范式中的意图设计,前文中已经数次提到传统设计与AI界面设计范式的区别,那么我们应该思考,在对话式交互下(并不通过鼠标点击对应模块一步一步的找到功能)如何让AI理解用户的意图。
What什么是意图设计
在人工智能领域,意图通常被定义为用户希望达成的目标,如查询天气情况、办理银行业务、预约服务等。这些意图并不总是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用户的言行之中。(可以理解为经典的故事-更快的马)
在不同的领域和维度,意图也有不同的分类,如按照用户意图清晰度可分成意图清晰与意图模糊;按照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目的可分为咨询信息类与执行任务类。
Why为什么要做意图设计
用户的意图常常隐含在言行之中,人们倾向于以自然方式表达需求,而非直接说明意图。因此,准确识别这些隐含意图至关重要。它能帮助AI更准确地回应用户需求,更高效完成用户目标。
除了传统界面交互与会话式等交互界面范式的问题,通过调研我们还发现:大部分用户对于AI产品存在认知盲区,即不清楚AI能帮我实现哪些意图,以及往往没有能力准确表达意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AI的有效应用。因此,如何提升用户对AI能力的认知,并设计出让用户能轻松准确表达意图的界面,成为当前AI设计领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那么什么情况下设计功能点击呢?
当用户需要执行无需额外信息的预设动作时,功能点击是最佳选择。或者说经常性的固定的需求,比如输出周报、日报、查询一下未完成的任务等。通过按钮直接触发可减少用户认知负担。
什么情况下要用槽位设计呢?
当任务需要多步信息收集时,槽位是必要的结构化工具。例如,订机票需收集“出发地”“目的地”“日期”等槽位,系统通过动态追问引导用户补全。
How如何应用意图设计
那么该如何应用意图设计策略解决AI产品的体验设计问题呢?概览如下图,具体细节内容请查看子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