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马頔爷们儿要脸

亮相国际AI论坛, 山东数文集团为何被频频点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夏侯凤超王贝艺李梦瑶于泊升冯沛然岳致呈见习记者冯子芯摄影王鑫

10月31日,东盟+中日韩(10+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在济南召开。四款产品精彩亮相,让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向来自全球的与会嘉宾展现了数字文化的“齐鲁实力”,也将齐鲁文化推介到世界舞台。

山东数文集团何以亮相国际性AI论坛?又是如何向世界发出数字文化的“山东声音”?

国际平台交流展示,广泛传播齐鲁文化

论坛现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面孔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大模型、智能体、人工智能治理等前沿话题,现场成为思想碰撞、智慧交流的国际平台。

本次论坛吸引来自东盟及日韩的60余名国际嘉宾,涵盖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与上百家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嘉宾共赴盛会。从具体议程来看,论坛聚焦大模型、智能体、人工智能治理等前沿领域,通过主旨演讲、专题研讨等形式深挖技术内核。

这场国际盛会中,山东数文集团四款产品亮相,向来自全球的与会嘉宾,全景式展现了数字文化领域的“山东探索”——孔子数智大模型前,“孔子”正用中英双语同提问者侃侃而谈;齐鲁文化大模型以山东省数字文化创新实验室为依托,构筑集数字化精准呈现、网络化广泛连接、智能化深度探索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资源宝库;作为全省首个乡村文化数字化样板,“记忆沂源”乡村文化智能体让国际嘉宾直观感受数字文明交融的山东实践与其独特魅力;在论坛现场展示的山东文化数据标注平台,可实现问答对、图谱、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模态数据的采集、清洗、标注、加工等一站式全链路服务。

“构建与山东经济文化大省地位相匹配的数字文化产业体系,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重大使命与重要责任。”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魏传强表示,“我们与各界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产业的无限可能,让璀璨的齐鲁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数字强省、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闪耀“国”字号展会,展现数字文化“山东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动文化建设数智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作为山东省属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山东数文集团肩负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山东文化强省、数字强省战略的职责,是山东文化产业之算力网络、数据贯通、科技研发、应用呈现、多元服务的核心运营主体。

从4月1日挂牌至今,山东数文集团多次亮相各大国际性和“国”字号等专业论坛展会: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由山东数文集团打造的齐鲁文化大模型重磅亮相;

9月17日,山东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在济南浪潮计算服务产业园召开。山东数文集团现场推介齐鲁文化大模型、孔子数智大模型等数字文化领域领先性成果;

9月27日—28日,“大哉孔子和合共生”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举行。由山东数文集团联合多家单位机构共同打造的孔子数智大模型正式上线公测;

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青岛开展,山东数文集团四款产品亮相山东展区,为现场观众带来数智化新体验。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技术总监宋耀表示,“在十年的融合发展中,我们积累了技术、数据、人才等多方面优势。”魏传强表示,“强健的技术力量是文旅数智化升级的坚实支撑。”山东数文集团已获批建设山东省新型智慧媒体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数字文化创新实验室、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等高层次科研平台。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件、软件著作权140余项,牵头制定相关行业和团体技术标准8个。

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背景下,山东数文集团用技术融合助推数字文化场景拓展,逐步探索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建设智慧媒体的“齐鲁模式”。

“孔子”人气高,齐鲁风采“圈粉”无数

“孔夫子,麻烦给我介绍一下孔府菜有哪些?”“孔府菜谱,乃吾孔氏后裔所传之”……

9月27日,“大哉孔子和合共生”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上,孔子数智大模型正式上线公测,孔子数智大模型、孔子AI数字生命体的初次亮相吸引了不少嘉宾和观众,和“孔子”对话。

东盟+中日韩(10+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孔子则化身“会说英语”的齐鲁文化推荐官。来自孟加拉国的法西姆此前对孔子了解不多,通过与大模型对话,他不仅知晓了“孔子是中国著名哲学家和儒家文化创始人”,更对儒家文化产生了新认知。“(孔子数智大模型)能精准听懂我的问题,还能给出清晰反馈,互动性非常好。”

“请介绍一下‘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一水一圣人’指的是泰山、黄河与孔子,是山东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在山东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现场,全息仓中的“齐鲁文化数字推荐官”“鲁韵”备受瞩目。“鲁韵”是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依托壹点天成数字人平台打造的3D超写实数字人,依托其背后的齐鲁文化大模型,“鲁韵”对齐鲁文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成为了现场嘉宾眼中的“宠儿”。

而亮相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现场的数字超然楼,则让广大市民不到山东也可以“打卡”网红超然楼。“哇,亮灯了!”“好像自己走了进去。”……数字超然楼是山东数文集团在文旅数字化平台“浩宇”基础上打造的沉浸式数字文旅场景,依托高精度航拍扫描技术与模型智能修复技术,完成超然楼文化地标内外空间的数字化重建。

一个个在展会上备受瞩目的数字文化产品,已成为齐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生动载体,将积淀千年的山东故事传递给了更多人。“山东数文集团用技术融合助推数字文化场景拓展,进一步增强文化传播效果,助力激活文化资源价值,让更多人走进山东、了解山东文化。”魏传强表示。

在全球化语境下,数字文化的创新实践,或许为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新的可能。在不断夯实技术实力底座的同时,山东数文集团更肩负起文化传播使命。

丰富应用场景,讲好文化“两创”山东故事

依托省新型智慧媒体重点实验室、省数字文化创新实验室、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打造了齐鲁文化大模型、山东文化数据库等多个数字经济“新基建”项目;拓展垂类领域,推动沂蒙精神大模型、孔子数智大模型等文化大模型落地;全国首个主流文化语料库上线,自主研发的山东文化数据标注平台,实现数据从采集到使用的全流程闭环;打造了“繁星”智能体开发平台、“浩宇”文旅数字化平台、“文趣”文化数字创意平台、“灵溪”小游戏开发平台等数智应用平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

不断探索的数字文化产品,助力着山东数文集团正敞开大门,积极扮演连接器与赋能平台的角色,广泛聚合资源,构建共享开放的发展生态——

目前,山东数文集团已与山东省16市签约共建山东文化数据库和齐鲁文化大模型;与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应用;与腾讯集团共建山东数字文化科技研发应用中心,共同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与浪潮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深在前沿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共建等方面合作,双方将联合打造“文化行业专属云”,共同推动“AI+文化数据”融合创新,构建山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数据底座;山东数文集团还积极推进共建山东省数字文化产业联盟,促进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论坛现场,山东数文集团的展厅已然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体验馆”和“咨询台”,孔子数智大模型前,国际嘉宾饶有兴趣地体验着与孔子“隔空对话”;山东文化数据标注平台大屏前,省外的人工智能从业者讨论着下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我们正聚焦发展主流文化的主责主业,加快探索‘传媒+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致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媒体平台和数字文化产业平台。”魏传强表示,山东数文集团将继续推进山东省文化数字化行动计划,奏响数字文化的“山东强音”,向世界讲述文化“两创”的山东故事。